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曾宣称:“美国不能允许中国‘通过出口重返繁荣’。”此言一语道破了特朗普关税战的主要目的。然而,当下的中国,不仅传统“出口”加速且明显升级,还开启了“模式输出”的新征程。面对此景,美国又该如何与中国较量呢?
美国财长的这一论断,不仅揭示了特朗普政府关税战的本质与目的,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美关系的深层内涵。从好听的层面讲,美国将其视为与中国进行重构世界秩序的“大国竞争”;从现实的角度看,这实则是对中国复兴强国进程的打压遏制,旨在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
美国秉持“美国第一”的理念,甚至妄图永久性独霸世界,这决定了它不会容许任何国家实现对美国的追赶与超越。中国梦与美国梦,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对天然的矛盾。
正因如此,美国想尽办法打压遏制中国。中国作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和制造大国,自然成了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所谓贸易失衡或不对等,所谓重振美国制造业,不过是美国为打压中国编造的借口,其真实目标始终聚焦在中国身上。
拜登执政时期,美方认为,只要维护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占据供应链金字塔的顶端,就能压制中国经济快速追赶和超越的步伐。于是,主打科技封杀或科技脱钩战略。但事与愿违,封杀或脱钩的结果是中国在高科技与核心制造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美国所谓的“塔尖”地位岌岌可危。
在特朗普看来,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与中国作为第一贸易和制造大国的地位密切相关。因此,在科技封杀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国贸易进行打压和破坏,试图以此遏制中国快速发展的势头。特朗普关税战的主要目的,无疑是对中国强劲的进出口贸易进行打压,期望阻止甚至打断中国的复兴强国进程。
然而,中国早已预判了美国的预判,提前布局经济结构调整转型。一方面,加快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圈的构建;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需驱动型经济转型。
由于中国行动在前,美国的贸易打压不仅未能成为严重阻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发展的助力。尽管特朗普关税战给中国贸易带来不小冲击,全球性关税战也严重破坏了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但从今年前7个月中国的贸易数据和GDP增速来看,美国此举并未起到显著作用。
特别是7月份,在激烈的关税战背景下,中国贸易增长表现强劲。出口增长8%,进口也实现增长,进出口贸易增长达6.7%。在对美进出口下降11.1%的情况下,对东盟、欧盟的进出口分别增长9.4%和3.9%。这表明中国正在加速贸易转移,世界各国对中国制造的依赖性依然强劲,中国依然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动力源。
在国家强力推动内需驱动型经济转型的情况下,即便没有关税战的影响,取得这样的成绩也已十分可观。
中国在大力推动内需驱动型经济建设的同时,并非不重视对外贸易。实际上,中国是在弱化传统贸易的基础上,致力于实现贸易升级,即“出口模式”的转变。
对此,《日本时报》网站刊登的一篇题为《中国无可匹敌的新型生产模式出口》的文章观点独到。目前,中国不仅出口更多商品,更在输出一种由自动化、人工智能和国家引导的产业优化驱动的“新型生产模式”。
这种新型生产模式,实则是“新质生产力”主导下的创新模式。基建、高铁、新能源汽车、物联网、基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自动化等领域,构成了这种新型且领先的生产模式。其在中国出口中的占比快速提升,且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显著竞争优势。
实际上,传统出口贸易的升级也体现在军工出口方面。中国不再单纯出口武器装备,而是成体系、成建制地出口,涵盖从销售到使用管理、维护,甚至生产运营等环节,实现了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打包出口。
中国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建立的新型经济模式,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不仅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更极具吸引力,这是特朗普关税战无法阻止或破坏的。
不仅如此,中国还借助关税战提供的契机,实现了理念模式的“输出”。近年来,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以及中国的全球发展观、治理观、合作观已逐渐“深入人心”。特朗普关税战严重破坏了世贸规则和体系,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
在此背景下,中国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理念,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与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容易被世界各国接受。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美国推行关税战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中国自然而然地成为化解或缓解特朗普关税战的最佳合作伙伴。
事实上,当前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以及中国理念、中国倡议,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与接受。这实际上为中国文化、文明和价值观的“输出”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这正是中国复兴成为世界超级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
不仅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经验、模式感兴趣,特朗普的某些举措也暗含对中国的“模仿”。关税战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重构美国制造业,通过加征关税迫使企业在美国生产,这表明特朗普试图模仿中国建立一整套相对独立完整的制造业或供应链体系,这无疑是对美国过去站在金字塔顶端控制世界供应链战略的彻底颠覆。
另外,从特朗普成立的由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的工作内容来看,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情景有诸多相似之处。
尽管中国要放弃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但这一进程不宜过快。特别是在世界形势充满严重不确定性、美国关税政策严重破坏世界供应链,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急于取代中国制造业地位的关键时刻,制造业转移过快可能导致中国被严重孤立于世界供应链和产业链之外。
为打击中国出口,特朗普关税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阻止中国的转口贸易。然而,这也将对印度、越南等此次世界产业链转移目的国的产业构建造成严重破坏,进一步凸显中国制造在世界上的不可替代性。
美国若要与中国进行全制造业或产业链竞争,即出口竞争或市场竞争,即便不考虑能否获胜,形成绝对竞争优势也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关键在于,中美大国竞争或对抗必然是两败俱伤的过程。因此,目前中美实际上是在比拼经济和社会的承受力。关税战之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呼吁“美国民众要挺住”,这恰恰说明他深知这一点。
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后劲和韧劲,尤其是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出口下滑是自然现象,也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中国早已做好了充分准备。
对于中国而言,增加贸易出口相对容易,而输出中国经验、模式、理念,特别是文化、文明和价值观,难度极大。好在特朗普为中国创造了这一极佳机遇。
当中国的贸易出口升级为“生产模式出口”,当中国文化、文明和价值观的输出加速,美国又该如何与中国竞争呢?尤其是在美国被视为世界混乱制造者的时候,更难以与中国相提并论。
同创优配-同创优配官网-配资股网站-杠杆配资哪家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